Hi,
Jazz Yao-Tsung Wang 在 2009年 1月 8日 Thursday 20:37:51 時寫道:
趙兄,
> 網路上已有一些類似
http://tryneeds.westart.tw/tryneeds/ 的機制,
> 但是也有一些意見:
http://blog.roodo.com/ystuan/archives/2013880.html
> 建議初期先以不屬於 TP, GNOME, KDE 的零散軟體為目標。
關於 tryneeds 是台灣區的一些官方組織在推啦
目標也是希望獨立於 Ubuntu Launchpad 之外,
而且儘可能回饋給 upstream。
回饋給 upstream 不是「盡可能」,而是「一定」 :-p
基本上,目前 tryneeds 收錄的軟體,都有人可以直接回饋給 upstream
我想無論是 Launchpad, TP, tryneeds 等機制
最重要的應該都是能回到 upstream 才比較有價值。
目前 tryneeds 是台灣區 KDE 的團隊在支援,
所以猜想會比較多 KDE 的專案會優先被翻譯吧~
呃,倒不是這樣
一來 KDE 在台灣其實沒什麼團隊可言 :-p
雖說當初是因為 KDE 而找我,不過弄這平台到後來其實純屬個人幫忙性質,跟 KDE 沒什麼關係
二來即便是 KDE,在 tryneeds 上也會是以軟體為主
因為 KDE 的翻譯其實並不十分適合「整個塞進」像 tryneeds 這樣的平台
所以我也是以 extragear 中好用的,尚未完全翻譯的軟體為主 (如 digikam、k3b、amarok、kmess 等)
再加上一些 EzGo 可能或已經收錄的軟體
Tryneeds 上其他的非 KDE 軟體,目前是以學科軟體,如物理、化學、天文相關的為大宗
我其實是覺得,即使是 TP、Gnome、KDE 裡的軟體,也還是可以把 tryneeds 平台當成另一個翻譯來源
把關與回饋的工作仍由原來負責的社群朋友做,在 tryneeds 這一頭則設法降低門檻、增加參與翻譯的使用者
參與之後,可以透過教育、翻譯資料庫等機制,逐漸提升參與者的翻譯品質
像 Gnome 的部份近來跟 Pesder 談過,他也同意把 tryneeds 當成 Gnome 翻譯的另一個來源
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如何?
Franklin